新竹國賓大飯店暨新光三越百貨綜合大樓 (作品介紹)
來源【2001/11 NO.323期
建築師雜誌】
文/楊逸詠
新竹國賓大飯店坐落於新竹市中心,面臨縱貫道路近臨新竹車站,其腹地範圍有新竹縣市政府、新竹科學園區、工業區及國內之重要學術研究機構等極具地利優勢。相對於新竹地區之人文學術、科技產業之重要性,此地區一向缺乏高級之國際觀光飯店設施以提供較高品質之住宿餐飲服務。
國賓大飯店經營者之家族為新竹望族,期待將累積三十餘年之國際飯店經營管理經驗在此興建一獨具風格,引領國際潮流與園區卓越的高科技水準相襯映之國際觀光飯店以回饋故里。因此建築空間、造型美學、材料設備、施工等之品質水準有相當嚴謹之要求。
本案為由國際觀光飯店及百貨商場所構成之綜合性商業大樓,為地下四層地上二十四層高度一二O米之超高層建築物,地下一層至地上八層為租與新光三越之百貨商場,地上九層至二十四層為新竹國賓大飯店自行使用。在量體構成上,第十二層為中低層部與高層部之轉換層,中低層部為80米×40米之長方型平面之商場餐飲設施空間。高層部為43米×40米之近正方筒形之客房空間。高層退縮部份之屋頂為空中室外庭園。
設計過程中除了飯店、百貨商場等使用性能、機能動線等基本設計條件需求之達成外,有幾個較重要的基本構想:
-
如何塑造新竹地區唯一的超高層建築物成為一個優質的新地標,而非只是無表情巨大矗立於地表之實體。更進一步地配合周邊既成的都市市街尺度形塑成一具有感性之藝術建築。
-
低層百貨商場部分,開口之需求較少,但造型上避免無窗戶之外觀設計,以人性尺度、視覺感受來考慮整體外觀,並配合退縮開放空間廣場之鋪設,植栽公共藝術及認養之人行道使新的建築物自然融和於四周環境,使建築物成為市街整體街廓之一部分,進一步成為促進周圍舊市區優質都市更新之催化動力。
-
在建築企劃上飯店之大廳設於十二層,此空中大廳應是個具有個性、人性化、舒適化之空間,它應有話題性除了留給住宿客人深刻印象,對飯店添加商業上之附加價值外,從都市景觀角度而言,在晝夜均能成為都市地標之一焦點。
-
在建築設計上本案為一超高層複合使用之綜合大樓,且飯店、百貨商場均為服務不特定對象之集客設施,為了確保建築物本身之安全性能及防災性能,空間計劃上儘可能於規畫出明快的使用分區、單純的平面構成、明顯之避難動線,並引進較先進之結構耐震系統及防災設備系統。
-
設計過程中考慮內部空間為配合因未來潮流變更空間使用而更新時之彈性使用機制,對建築物之層高設定、平面分區計劃及設備設施分區計劃等均應儘可能預留將來內部空間使用變更之可能性以達永續經營之理念。
-
配置上飯店與百貨公司均有獨立之進出口。百貨公司因需有較大完整之臨街面及外部空間設計使其面臨中華路及沿街之開放空間廣場。飯店之旅客目的性較強且步行者較少且其進入口需寬敞氣派具安定性,則由東側道路引入迎賓廣場。飯店之來客亦可由共同進出口進入飯店專用門廳、門廳內各有餐飲及住宿專用電梯分別至目的層。
-
中低層部百貨區域,以長方形平面設計適合電扶梯之配置形成人潮迴流動線,使百貨商場空間獲得較有效率之賣場服務空間。
-
十二層之空中大廳(Sky Lobby)為一中庭空間,其中庭為取得側光及室外庭園在空間上連結,將西側十二層至十八層之室內部分完全挑空,形成一無柱開放空間。此處理手法使空中大廳明亮舒適不同於一般高層建築物之封閉式中庭。更進一步地利用此樓層大廳之無柱空間,下層之大跨距宴會廳才得以實現。
-
空間配置上利用優渥之景觀條件,將客房配置於地上十四層(高六十米)以上,使所有的客房均能面向遼闊視野之景觀,配置客房西側面向寬廣的海平面,東側眺望遠處的山林,南側則俯瞰繁華的新竹市街,而後場服務區集中於西北側將客人動線與服務動線分開。
-
客房以單側走廊,圍繞挑空中庭,考量來客者之私密性設計一樓層逐漸將走廊寬度往中庭方向出挑,並以此出挑調整房間尺寸,以利設定房間等級。
外觀造型設計之重點有二,一為高層部有飯店客房開口部韻律感之垂直量體如何與中低層部百貨商場平滑無窗之水平量體在造型表情上統一協調。另一為如何於造型處理表達國賓飯店的傳統老字號之典雅形象,並同時蘊含新竹地區之高科技意象。
建築物之外表以垂直飾條連貫高低層部分使其造型語彙統一,其展現有一種渾厚力量的展放,垂直飾條之採用除了造型要素外,並考慮藉其遮陽效果以節約能源。在外觀飾材上依高低層及位置之不同分別採面貼石材或山形或平面之二丁掛PC版,為具雕刻厚實感之傳統手法,其間嵌飾著近代手法的玻璃帷幕牆藉其反射效果映像既存之街道景觀,使傳統與科技之對照手法交織重疊。此交織手法,因地而異之材料選用、線腳飾條之運用等建築細部之考量,豐富了從遠距離至近距離之不同視覺焦點之建築語彙表情,隨著時間的變化可呈現出光影之乍現與驟逝之多樣化效果。
低層部之外觀以造型精緻之雨庇做為集中行人視覺之焦點。二種古典趣味之入口雨庇均刻意以較現代之材料及構造手法設計以貫徹古典現代語彙之交織手法。高層部屋頂部分之水平百葉為外觀之造型美學之需求並為屋頂突出物,露天機械設備,洗窗機、避雷設備等之蓬遮。
位於十二層之空中大廳(Sky Lobby)為本案空間設計之重點之一。旅客一出轉換電梯及可強烈感受到由均勻柔和之天光與明亮開放之側光所共同塑造之光影效果。
中庭頂部藉由十六個採光天井讓偌大的中庭空間隨時空之變幻因自然光之溢洩而營造出不同的氣氛。採光井之分割之目的在避免大面積之直射陽光使光線柔和平均,且使順其自然地形成天花藻井之裝飾。並卻好配合自動排煙窗之尺寸及維護走道之尺度。
面向西側空中室外庭園部分之中庭由七層樓高之大開口部(25米×20.6米)引進大量明亮之光線,藉由四點固定結構玻璃帷幕牆系統之設計使中庭區域穿過透明薄膜融合室內外空間為一體,讓繁忙的人們駐足在交錯的視野中欣賞中庭及屋頂庭園與天際光影之美。空中大廳開口部之大尺度,其夜間照明由新竹市區可清楚遠眺,加強了本大樓之地標性效果。
西側的玻璃帷幕牆系統,在上部退縮一個跨距而形成虛實陰影城線的外貌,加強巨大的挑高空間有三度空間的尺度感。此手法可避免白晝時天光反射陰影與眩光,以利內部眺望遠處風景並降低西側帷幕牆之日射熱負荷,以達節約能源之效果。轉折帷幕牆下之餐飲空間之安定性亦為其效果之一。
十三層以上之客房走廊圍繞著挑空中庭而透明景觀電梯穿越其間亦成為挑空中庭之重要空間要素之一,亦為增加宿泊旅客空間體驗之工具。我們深信由進入一層入口門廳至客房之整個空間轉換過程其體驗將會是個深刻愉快之記憶。
空中大廳之避難設施、消防設備之考量為本案消防計劃之重點,在此引進較先進之砲塔式放射性大流量自動灑水系統,以取代傳統式灑水頭、光電式二段分離型探測器以偵測煙之上昇速度,手動自動併用之排煙天窗系統等設備。又避免設備之誤動作造成客人之無謂恐慌及財物損害,設備之啟動採雙重確認系統。
本案在考慮縮短工期的施工方法及降低地上部地震力的結構輕量化的諸因素上,而採用經濟性、合理性的鋼骨結構的構造型式。在結構設計上有下列特性:
-
本案為國內首次使用SN鋼板結構材之建築物。以往焊接結構用鋼材皆使用SM材,長年以來SM鋼材於構材之彈塑性行為時的能量吸收似有不足。阪神大地震後日本一舉於1997年12月規範鋼結構用材以SN材為準。SN材對材料之降伏比及降伏上限及化學成分百分比皆有詳細規定,成為較SM材為佳之結構鋼材。設計過程中適時確認高雄中鋼正研發SN材且有能力及意願生產,經過互談檢討決定創新使用中鋼首批之SN鋼材。
-
本案由於屬超高層複合使用大樓加上建築意匠之特殊,因此結構系統相對複雜。地上部的結構設計為鋼筋混凝土軀體,在B1F樓層為鋼骨鋼筋混凝土結構轉換層,藉此結構型式的轉換,將上部高層棟的自重力,圓滑且順暢的傳遞至地下基礎層。另一方面在地下部亦考慮配置安定性高的剪力牆。 地上部之結構系統因應建築設計於地上十二層形成一結構系統之交界層,地面十層至十一層圍柱矩雙向皆為8.6公尺結構模矩之立體純柱樑框架結構,適合百貨商場因應改裝及變更的對應,是一種自由度高的構架型式。
在高層部分結構設計上,而十二層至十八層設計一個ㄇ字型的缺口偏心結構平面,但是在最上部的六層樓,為了讓偏心量減到最少,設計成為口字型的平面構造型式,以確保整個構架為一個安定的建築構造。ㄇ字型缺口上部之客房由於其下部為無柱支撐之空間,故由屋頂突出物部分設置二層高之桁架,以懸吊式構造支撐其荷重。
-
相對於高強度材料之發展,反過來近年亦有降低降伏點鋼之開發,低降伏點鋼或稱"極軟鋼"有高伸展性之特點,本案在主結構系統中導入最先進之極軟鋼構造體亦可稱為低降伏強度制震鋼板,使用於剪力牆,由於低降伏點所以鋼板牆較柱樑提早進入塑性變形,成為振動能量之吸收單元,本案所使用之極軟鋼材亦是中鋼首次生產之產品。此種鋼材碳含量較少且為雜質甚低之清淨鋼,強度較軟且具較佳之延展性,即鋼材每100公分,可拉150公分以上才斷裂。
-
本大樓於十二樓至十九樓有挑空大廳,其帷幕牆結構與結構本體之界面接頭經地震力及風力之模擬分析,設計為鉸接及滑動接頭。此單一帷幕牆之高度為25公尺,寬度為20.6公尺,其結構為轉折型點固定結構玻璃帷幕牆各接點構造亦甚特殊,為了確保其結構之安全性以實體樣本經層間變位及風雨試驗後才正式生產安裝。
任何大規模複合機能之超高建築物之建設,營建管理必為其重要之成敗關鍵。營建管理者之技術涵養、執行、協調能力及業主之充份授權為其成功之必要條件。本案之營建管理顧問為士林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屬業主同企業集團之土地開發營建管理公司,成員中不泛具大型國際觀光飯店企劃開發及超高層建築工程經驗之專家,於企劃設計、施工、驗收、至正式營運之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功能。舉凡於設計過程中負責確定業主之機能及營運管理需求條件,控制設計品質,協調包括各種專業之分工介面等工作至施工過程中工期、造價、品質之控制,業主、承租者、設計監理團隊、營造廠、專業廠商、室內設計業者等之協調均由營建管理者負責處理。
施工期間,不斷地有來自業主國賓飯店及承租者新光三越百貨因應市場機制、營運管理之需求、施工業者從工法檢討、內裝設計之配合以及設計者自主性提案等所衍生之各種設計變更,在嚴苛之工期之條件下,這些變更設計之最有效率之方法為以直接迅速表現於營造廠之現場施工圖。因此設計團隊之設計工作一直延伸至查核日系營造廠提出之龐大數量之各種施工圖並內入變更設計需求以落實設計內容。亦因如此對能有機會處理整棟建築物之各部分之細部,因此本案之設計作業時間可謂延伸至開幕前夕才告一段落。對大矩而言,有幸能有機會參與如此嚴謹高品質之複合型建築物實現完整過程。